客服熱線:0391-6262889
一、圓筒制粒機
最常用的制粒設備是圓筒制粒機(見圖1),多數圓筒制粒機的轉速僅為臨界速度的20%~60%。筒長與直徑的比例為5:2.5。這種設備優于其他類型的設備,因它具有容量大的特點。該制粒機有三個作業參數:一是圓筒的轉速,這可通過鏈輪、滑輪或一個變速驅動器來調整;二是筒的傾角應保持在1°-4°之間;三是物料在圓筒制粒機內適當的滯留時間為1-4min。傳送裝置應與筒的長度方向成直角以防物料溢出或堆積。在筒內沿其長度方向安裝有橡膠刮板以防物料沾到筒壁上。
二、圓盤制粒機
這種制粒機有幾個作業控制參數,這些參數可以變化以適應需處理的物料。圓盤的坡度一般與水平線成40°-65°角,深度為0.46~0.91m,圓盤轉數為30~50r/min,具體取決于圓盤直徑和坡度,還取決于礦石粒度和盤的直徑(見圖2)。一臺直徑為6.1m的圓盤制粒機每小時可處理礦石90t。驅動這么大規模制粒機約需動力95kW。
圓筒式制粒機可用于戶外,而圓盤制粒機則可設置在室內,以避免風砂粉塵等問題。 三、筑堆制粒
如圖3所示,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制粒方法,適于處理較細的物料。與破碎設備相連的傳送帶的排料端離地面約4.6~6.1m高。這樣礦堆會具有足夠的高度以使物料沿其堆坡向下滾落并混合;從前面或后部可以濕潤由傳送帶傳下的礦石流。供液管或橡膠管都要接到傳送帶的框架上。噴射會產生較粗的液滴,不需要濕潤裝置。在噴射液的下面有一條或多個較重的混合棒,它們懸掛于下落礦石流中。其作用是使外層濕潤的礦石與里面干燥的礦石混合。
用前端裝載機將礦堆的物料裝到卡車上送去重新筑堆或者直接筑堆,這樣使礦石再次混合;也可將物料卸入一個儲礦倉,由堆積機筑堆。 四、帶式傳送機制粒
把水噴到篩下-9.5mm礦石上。將篩下的所有產品都送到一個普通的傳送帶上。然后通過四條傳送帶混合物料,傳送點處有很重的金屬棒懸浮于下落的礦石流中(如圖4所示)。
進行混料的傳送帶的數量取決于礦石中的細粒量。-100目占5%的硬硅質礦石僅需兩條或三條傳送帶,但是比例達到10%或15%則需四條或五條傳送帶,如果超過15%就需要用圓筒或圓盤制粒機處理。 每個傳送點都需設噴頭和混合棒。傳送帶的傳動速度76~91m/min。帶寬0.61m的每小時能處理礦石136t,0.76m寬的每小時處理227t礦石。注意噴液不能直接濕潤傳送帶。所有的溶液都應噴灑到礦石上。傳送帶的傾角為1500排料端的滑輪與下一個傳送帶接料端的垂直空間距離約1.8m。這樣可以安裝噴頭和混合棒,使礦石有機會混合。只要礦石不滑到帶下,其傾斜坡度可以再陡些。 五、傾斜振動臺階式溜槽制粒
這種制粒設備內有12個約7.6cm高的臺階,礦石從臺階上滾落下滑并混合。每個臺階與水平面約成35°角。槽的振動幅度和頻率可以變化。通過振動槽頂端的噴水棒加水,礦石隨著階梯或滑下溜槽而成粒。對于這種制粒設備重要的是保持不變的供礦速度。槽上物料的滯留時間不足l0s。如果需要加粘結劑,必須先用一個單獨的裝置使其與干礦石混合,然后再送到臺階式溜槽制粒機上。